倪國緯專注學習WordPress架設個人網站的插圖

黑猩猩、蘋果與我:一段未完的科技故事

我正在嘗試建置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。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架站,雖然使用了號稱最簡單的 WordPress,也套用了現成的模版和外掛,但面對那些陌生的專有名詞,還是經常一頭霧水。不知道某個功能是做什麼用的,也不確定一改完網站會變成什麼樣子。最後我決定,先把這個尚未完工的網站公開出來——為的是提醒自己:哪裡有問題,就趕快修;讓大家都看得見,等於給自己壓力,不准偷懶。也請大家多多包涵,一起見證這段摸索與成長的旅程。

我正在嘗試建置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。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架站,雖然使用了號稱最簡單的 WordPress,也套用了現成的模版和外掛,但面對那些陌生的專有名詞,還是經常一頭霧水。不知道某個功能是做什麼用的,也不確定一改完網站會變成什麼樣子。最後我決定,先把這個尚未完工的網站公開出來——為的是提醒自己:哪裡有問題,就趕快修;讓大家都看得見,等於給自己壓力,不准偷懶。也請大家多多包涵,一起見證這段摸索與成長的旅程。

我出身文科,但我的人生軌跡,幾乎與台灣電腦產業的成長同步。念國中高中的時候,正是個人電腦(PC)開始進入家庭的年代。那時看到朋友家買了台電腦,只要輸入幾個簡單指令,螢幕就能自動跑出連續的阿拉伯數字,1、2、3、4…我覺得神奇極了。但我們是公務員家庭,哪買得起那樣昂貴的機器?

進了大學,我念的是公共行政,課程跟電腦沾不上太多邊。唯一接觸電腦的時候,是在行政統計課,我們用的是主機連終端機的老式架構,要在終端機上輸入指令,然後去印表機前排隊等報表。我記得那時我們學的是 minitab,而我的作業總是全班最早交出去的。

系上有位剛從美國拿到博士的老師,他對電腦操作簡直出神入化,也常鼓勵我要多嘗試。他知道我準備去美國留學,就把一套自己常用的軟體複製給我,提醒我到了美國電腦便宜,一定要買一台,把這些軟體安裝上去就能用了。那時還沒有微軟 Office,我們用的是 DOS 系統下的 WordPerfect 做文書處理,還有 Harvard Graphics 做簡報。

到了美國雪城大學(Syracuse University),我靠郵購買了一台便宜的組裝電腦,品牌機太貴了買不起。零件東拼西湊,常常出問題。幸好 SU 有不少台灣的電腦系學生,他們幫我修電腦,我也從中學會了不少硬體知識。

不過我一直對蘋果電腦有點芥蒂。這源自於我準備 GRE 的時候。當時補習班老師說,就連黑猩猩考 GRE 字彙都能拿兩百多分,結果我第一次模擬考竟然不到 200 分,從此對黑猩猩產生莫名敵意。

AI繪製插圖:倪國緯在網站建置過程中,拒絕使用麥金塔電腦與iPhone,象徵對蘋果產品的抗拒與堅持。
這幅AI繪製的插圖,描繪倪國緯在建置個人網站旅程中,將麥金塔電腦與iPhone推到一旁,表達對蘋果產品的疏離感,象徵專注於自我挑戰。

後來蘋果推出圖形介面的麥金塔(Macintosh),大家讚譽有加。在雪城大學上課時,有次老師也說這個圖形界面相較於微軟的DOS系統真是簡潔易懂,他覺得「連黑猩猩都會用」。某天我買的個人電腦突然硬體有問題,但急著交作業,只好趕忙去學校實驗室用學校的電腦寫作業。但那一天所有的PC電腦都有人用,只有 Mac 電腦有空閒,想起老師說連黑猩猩都會用,只好硬著頭皮去嘗試。結果花了兩個小時,連文書軟體都開不起來,最後看到有台 PC 空下來,才如獲救星般衝過去。當時我邊寫作業邊想:我竟然兩次都輸給黑猩猩!從那以後,我對蘋果有了本能的抗拒,至今仍不用 Apple 的任何產品,包括 iPhone 和 iPad。

後來 PC 不再需要進 DOS 系統,直接進入 Windows,微軟也推出了 Office,Word,PPT這些軟體我都是自己摸索學會的。後來到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念書時,第一次接觸到 Mosaic,這個最早的網頁瀏覽器,開始對 Internet 著迷,常常一上網就到天亮。

工作後我對電腦的興趣絲毫未減。當記者時,我總是最熟悉編輯軟體的人;後來進了 B2B 電子商務公司,差點還學了 SAP 和 Oracle。原本想學 HTML,朋友說 Dreamweaver 比較適合初學者,但最後也沒學成。如今 AI 時代來臨,我希望能在 AI 的協助下,親手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。

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,我選擇用學習和實作來轉移自己,挑戰自己。這個網站也許不完美,但每一個頁面、每一篇文章,都是我努力重新站起來的證明。這個夢想,也許小,卻是我此刻最堅定的目標。希望有一天,我能自豪地說:這個網站,是我一手打造的。

延伸閱讀:
充電樁也能分潤?RWA 把日常現金流變成可投資資產

新聞還需要人寫嗎?AI來了,但記者的價值還在

為何「爛劇」也能爆紅?大陸短劇如何引領影視新潮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