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1到中美貿易戰:資訊與格局的深刻啟示

中美貿易戰談判陷入僵局,關稅與技術競逐不僅改變全球經濟,也深刻牽動供應鏈與國際秩序。作者回顧在北京工作的經歷,從《參考消息》到911事件,再到國際新聞自由化與《環球時報》崛起,親身見證資訊封閉與開放的轉折。這段歷程顯示媒體如何塑造輿論,也映照當下中美博弈的深層意涵。倪國緯提醒,面對風雨欲來的局勢,保持思辨,才是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。
由倪國緯筆耕主理 觀天下風雲,論科技大勢,識海峽脈動,記時代浮沉。
由倪國緯筆耕主理 觀天下風雲,論科技大勢,識海峽脈動,記時代浮沉。
「倪國緯」的兩岸觀察筆記。融合在北京工作的親身經歷與台灣媒體人的敏銳視角,帶你讀懂中國,也看見台灣,展現冷靜理性的筆觸與溫暖的兩岸連結。

中美貿易戰談判陷入僵局,關稅與技術競逐不僅改變全球經濟,也深刻牽動供應鏈與國際秩序。作者回顧在北京工作的經歷,從《參考消息》到911事件,再到國際新聞自由化與《環球時報》崛起,親身見證資訊封閉與開放的轉折。這段歷程顯示媒體如何塑造輿論,也映照當下中美博弈的深層意涵。倪國緯提醒,面對風雨欲來的局勢,保持思辨,才是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。

今年春天,小米SU7 Ultra以「保時捷外型、超跑性能、親民價格」在中國大陸掀起搶購熱潮,短短數日訂單破萬。然而,隨著交車後車主發現高價選配的碳纖維艙蓋僅具裝飾作用、OTA更新暗自限縮馬力,退車與維權聲浪瞬間爆發,甚至引發集體訴訟。過去以「誠懇」與「高性價比」塑造品牌的雷軍,這次卻選擇沉默,讓信任危機持續擴大。事件不僅動搖小米汽車的市場基礎,更揭示流量行銷與個人IP綁定的高風險。對台灣而言,這是一次警示:品牌若忽略誠信,流量終將反噬,消費者記得的永遠是「你做了什麼」,而不是「你說了什麼」。

近年來,中國大陸的直立短劇在 Facebook、Instagram 等平台爆紅,以每集僅兩三分鐘、一分鐘一高潮的節奏,快速抓住觀眾注意力。雖然劇情常被批評芭樂浮誇,但點閱動輒破百萬,背後是對人性弱點的精準拿捏。2023 年短劇產值達 373 億人民幣,2024 年更上看 500 億,甚至進軍歐美與東南亞。短劇不僅是娛樂,更是高效的情感商品與商業模式。倪國緯提醒,台灣影視產業應重新思考,別錯過這股新浪潮。

大熊貓不只是可愛的動物,更是跨越國界的外交使者。從蔣宋美齡贈送熊貓到尼克森訪華的破冰之旅,再到今日的「租借制」與「熊貓回家潮」,熊貓外交始終牽動國際局勢。倪國緯以親身觀察,回顧「團團、圓圓」在台灣的故事,提醒我們:善用熊貓魅力,或許能為兩岸關係帶來新的契機。

美中貿易戰升溫,美國對中國商品祭出高額關稅,凸顯仿冒與貿易不公的爭議。我,倪國緯,以親身走訪北京秀水街的經歷,揭開仿冒品交易的暗門與殺價攻防,並反思中國如何從「假貨天堂」逐步轉型為品牌輸出者。這段故事,不僅是市場的演變,更是中美角力下值得台灣借鏡的啟示。

京東強勢進軍外送市場,與美團、餓了麼展開激烈補貼戰,搶奪用戶與商家,掀起中國餐飲配送三強大戰,凸顯競爭對市場與消費者的重要性。

這篇文章回顧倪國緯在父親節對父親的思念與家庭團聚的渴望。作者回憶起父親的過去及與兄弟的重聚,表達對歷史與政治造成的家庭分離的遺憾。希望未來更多家庭能跨越障礙重聚,享受親情。

倪國緯透過個人經歷描繪了恭王府的歷史與文化價值,記錄了兩岸交流的熱絡時期。畫中呈現的『天下第一福』石碑及其傳說象徵著福氣,希望文化交流能持續,避免成為被遺忘的記憶。

倪國緯回憶了他在北京798藝術區的工作經歷,描繪了工廠轉型為創意園區的歷史,表達了懷念與遺憾。文章強調了798的藝術氛圍和751的時尚實驗室,並反映了藝術與商業之間的拉鋸。

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計劃赴中國大陸直播,引發廣泛討論與質疑。他所踏入的直播產業已高度成熟,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直播不僅是娛樂工具,更是一種參與經濟,融合了文化、技術與市場需求,為無數創業者提供機會。